-
伺服電機噪音及不穩定分析
用戶在一些機械上使用伺服電機時,經常會發生噪聲過大,電機帶動負載運轉不穩定等現象。出現此問題時,許多使用者的第一反應就是伺服電機質量不好,因為有時換成步進電機或是變頻電機來拖動負載,噪聲和不穩定現象卻反而小很多。表面上看,確實是伺服電機的原故,但我們仔細分析伺服電機的工作原理后,會發現這種結論是完全錯誤的。
2021-10-14
-
如何優化嵌入式電機控制系統的功率耗散和溫度耗散?
本文以基于TDK電機控制IC HVC 4223F的步進電機執行器為例,概述了硬件和軟件環境中用于降低功率耗散和改善IC熱耗散的措施,并通過各種測試系列和設置審查措施的有效性。
2021-08-22
-
兩相雙極步進電機的驅動(2)
在上一篇文章“兩相雙極步進電機的驅動(1)”中,給出了兩相雙極步進電機的基本驅動電路示例和驅動波形。此次“兩相雙極步進電機的驅動 其2”篇,將介紹驅動兩相雙極步進電機過程中電流再生時的Decay:電流衰減。
2021-07-07
-
兩相雙極步進電機的驅動(1)
可使用雙通道的H橋驅動電路來驅動兩相雙極步進電機。該框圖是通過PWM工作進行恒流驅動的電路示例,其工作原理基本上與使用PWM輸出方式驅動有刷直流電機相同。
2021-07-06
-
步進電機的驅動:雙極接線和單極接線
從本文開始,將介紹兩相雙極步進電機和兩相單極步進電機的驅動電路,以及兩相雙極步進電機和兩相單極步進電機的驅動方法。首先介紹雙極連接和單極連接。
2021-07-05
-
混合式步進電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混合式步進電機是兼具VR型和PM型電機優點的步進電機。VR(Variable Reluctance)型電機使用齒輪狀的鐵芯作為轉子。其優點是可以通過機械加工減小步距角,缺點是轉矩稍低,難以同時實現小型化和大轉矩。而PM(Permanent Magnet)型電機則可以通過強力永磁體實現小型化的同時獲得轉矩,但是在減小步距角方面存在限制。
2021-07-04
-
超前角控制功能實現更高效率250V/600V高耐壓三相無刷直流電機驅動器IC
ROHM擁有超過220款機型的電機驅動器IC,而且擁有豐碩的市場業績。涵蓋的電機包括有刷直流電機、步進電機、單相無刷直流電機、三相無刷直流電機(包括高電壓),擁有具備高效率和高可靠性的各種電壓、電流、封裝的產品陣容,而且還有引腳兼容的產品。
2021-04-01
-
步進電機系統尺寸更加小巧,運轉更加安靜、圓滑的秘密
步進電機是將電脈沖信號轉變為角位移或線位移的開環控制電機,目前已滲透到包括電腦、通信設備、辦公自動化、工業自動化、銀行設備在內的多重經濟領域且還在不斷深化。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2023年,中國步進電機制造行業市場規模將保持5.1%左右的年均增速。樂觀估計,到2023年,行業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80億元。
2021-03-29
-
單片機控制步進電機PMW的驅動與放大
單片機實現的步進電機控制系統具有成本低、使用靈活的特點,廣泛應用于數控機床、機器人,定量進給、工業自動控制以及各種可控的有定位要求的機械工具等應用領域。步進電機是數字控制電機,將脈沖信號轉換成角位移,電機的轉速、停止的位置取決于脈沖信號的頻率和脈沖數,而不受負載變化的影響,非超載狀態下,根據上述線性關系,再加上步進電機只有周期性誤差而無累積誤差,因此步進電機適用于單片機控制。
2021-03-03
-
只要簡單接線配置,輕松將單級步進電機作為雙級步進電機進行驅動
步進電機有許多不同類型,但永磁體和混合步進電機有兩種主要繞組配置,通過兩相驅動——單極性和雙極性。單極電機的常見接線配置是連接到電機繞組(A +,A-,B +和B-)的六根導線,以及連接到電機供電電壓Vm的每相的中心抽頭,如圖1所示。
2020-11-04
-
兩相混合式步進電機H橋驅動電路設計原理詳解
H橋功率驅動電路可應用于步進電機、交流電機及直流電機等的驅動。永磁步進電機或混合式步進電機的勵磁繞組都必須用雙極性電源供電,也就是說繞組有時需正向電流,有時需反向電流,這樣繞組電源需用H橋驅動。本文以兩相混合式步進電機驅動器為例來設計H橋驅動電路。
2020-07-31
-
單芯片高效率8細分的35V/2.6A步進電機驅動器
隨著工業4.0、無人機、智慧家居、新能源汽車和機器人等領域的蓬勃發展,電機行業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市場機遇。但這些領域對電機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順應市場要求,使產品獲得競爭力,高精度、高可靠性、長壽命、低功耗、小型化、高集成度正成為現今電機產品需要努力的方向。
2020-05-03
- 高集成度/低成本/低功耗/高性能的紅外熱釋電解決方案
- 工業BMS系統中的隔離方案
- 探索幕后:毅力號探測車的“恐怖七分鐘”
- 上升時間測量與示波器帶寬的兩三事
- 基于NSPGD1壓力傳感器的液位檢測設計方案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